当前位置:首页 > 专题范文 > 公文范文 >

语文知识试卷汇编10篇

时间:2023-09-09 08:12:01 来源:网友投稿

语文知识试卷第1篇桑梓:家乡巾帼:妇女须眉:男子鸿雁:书信社稷:国家汗青:史册轩辕:祖国“三尺”:法律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知识试卷汇编10篇,供大家参考。

语文知识试卷汇编10篇

语文知识试卷 第1篇

桑梓:家乡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鸿雁:书信

社稷:国家 汗青:史册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敬称:

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hui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高考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相关

语文知识试卷 第2篇

一、辩言语,填成语

1、很少的几句话:寡言少语

2、说了很多的话:千言万语

3、自己对自己说的话:自言自语

4、豪迈雄壮的话:豪言壮语

5、像蜜糖似的话:甜言蜜语

6、随口乱说的话:胡言乱语

7、含有讽刺意味的风凉话:冷言冷语

8、无根据,恶意中伤的话:流言蜚语

9、毫无根据、污蔑、诽谤的话:污言秽语

10、虚假而动听的话:花言巧语话:冷言冷语

二、数字猜成语

12345609(七零八落)

1256789(丢三落四)

1 2 3(接二连三)

(不三不四)

5 10(一五一十)

9寸+1寸=1尺(得寸进尺)

三、写出动物的名称

(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飞蛾)扑火——自取灭亡

(猫)哭(耗子)——假慈悲

(老虎)屁股——摸不得

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

(螃蟹)过街——横行霸道

(兔子)尾巴——长不了

(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啄木鸟)上树——全靠一张嘴

骑(驴)看唱本——走着瞧

四、根据成语典故,在横线上填写

历史人物的名字。

1、(曹植)煮豆燃萁。

2、(岳飞)精忠报国。

3、(李白)铁杵成针。

4、(诸葛亮)大摆空城计。

5、(项羽)四面楚歌。

6、(包拯)断案,铁面无私。

7、(韩信)背水一战。

8、(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

五、填写12生肖歇后语,并按

十二生肖的顺序排队。

1、(狗)坐轿子——不识抬举

2、(鸡)肠刮油——有也不多

3、(猴)吃辣椒——抓耳挠腮

4、(龙)王靠边——人定胜天

5、(马)尾搓绳——用不上劲

6、(牛)皮蒙鼓——遭受槌打

7、(鼠)进书房——咬文嚼句

8、(羊)撞篱笆——进退两难

9、(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10、(猪)鬃刷子——又粗又硬

11、(蛇)进竹笼——自寻死路

12、(虎)吃蚂蚱——小菜一碟

顺序:鼠 牛 虎 兔 龙 蛇 马 羊 猴 鸡 狗 猪

六、歇后语连线

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包公断案——铁面无私

人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万众一条心——黄土变成金

神枪手——百发百中

七、把下面的谚语、歇后语填完整。

1、病从口入

2、铁不锻炼不成钢,人不运动不健康

3、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5、虚心的人进步,骄傲的人落后

6、冬天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馒头睡

7、有志不在年高

8、春雨贵如油

9、瑞雪兆丰年

10、有苦难言--满肚子话说不出

11、老虎挂念珠--假慈悲

12、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

13、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

14、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15、孔夫子搬家--全是书

16、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17、孔明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18、一个巴掌拍不响——孤掌难鸣

19、十五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

20、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21、关云长败走麦城——吃亏全在大意

22、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己人打自己人

23、关羽降曹操——重情重义

24、孙武用兵——以一当十

26、孙悟空七十二变——神通广大

27、佘太君挂帅——朝中无人

28、王婆卖瓜——自卖自夸

八、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看看你填的

是哪些人名和地名。

1、人定胜(天)(津)津乐道

2、投桃报(李) 一穷二(白)

3、人才济(济)(南)征北战

4、宁死不(屈)(原)形毕露

5、语重心(长)(春)暖花开

6、无(孔)不入(子)虚乌有

7、声东击(西)(安)居乐业

8、(张)冠李戴 光(明)(磊)落

9、至高无(上)(海)底捞针

10、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天津 济南 长春 西安 上海 李白 屈原 孔子 张明磊 朱墨

九、谚语使我们懂得各方面的知识。

根据下面的要求,写出适当的谚语。

1、它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住机遇。(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2、它告诉我们要谦虚,不要骄傲。(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3、它告诉我们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三人行必有我师)

4、它告诉我们如何种好庄稼。(瑞雪兆丰年)

十、在下面括号中填上适当的谚语。

1、他能写出一手好文章 ,主要是因为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2、他自从从监牢中放出来以后,就(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了 。

3、俗语说(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只要你肯努力工作,你也可以成为一位专才 。

4、这位老公公的年龄已达六十,但他仍不断向人学习,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5、(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所以保卫国家是每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

十一、北宋文学家苏轼游览庐山后,写下了流传千百年的诗《题西林壁》,被人们广为传诵。诗是这样写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苏轼特意游览庐山,为什么“不识庐山真面目”?这正验证了谚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说。

十二、你能说出下面这些

以数字顺序打头的歇后语吗?

1、一根头发系石磨——(千钧一发)

2、二齿钉耙——(三下五除二)

3、三手指捡田螺——(十拿九稳)

、四两棉花十张弓——(从何谈起)

5、五脏六腑抹蜜糖——(甜透了心)

6、六月天穿皮袄——(不是时候)

7、七斤面粉调二斤浆糊——(糊里糊涂)

8、八字写了一撇——(还差一半)

9、九牛一毛——(莫自夸)

10、十点才到九点半——(还差半点)

十三、将下列三国故事中出现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1、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2、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3、(刘备借荆州)——有借无还

4、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十四、将下列歇后语补充完整,

再按提示归类。

1、八月的核桃——挤满了人

2、门缝里看人——把人看扁了

3、砌墙的砖头——后来者居上

4、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故事类(4) 谐音类(1)喻物类(3)喻事类(2)

十五、把下面的六句话组成三句谚语。

1、交人交心

2、蛇出洞才好打

3、就怕手脚不动

4、草出土才好锄

5、浇花浇根

6、不怕天寒地冻

语文知识试卷 第3篇

桑梓:家乡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鸿雁:书信

社稷:国家 汗青:史册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敬称:

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hui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语文知识试卷 第4篇

(一)文史典籍: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五经”:《史记》、《尚书》、《礼记》、《易记》、《春秋》

“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

“四库”:经、史、子、集

《诗经》六义:凤、雅、颂、赋、比、兴

六艺:也称六经,即礼、乐、射、御、书、数

(二)朝代传说:

“三代”:夏朝、商朝、周朝

“三皇”:传说之一是“伏羲、女娲、神农”

“五帝”:据《史记》载为: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三)地理: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四)其它: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五)古代别称:

桑梓:家乡 巾帼:妇女 须眉:男子 鸿雁:书信

社稷:国家 汗青:史册 轩辕:祖国 “三尺”:法律

谦称:①自称:愚、鄙、敞、卑、窃、臣、仆②帝王自称:孤、寡、不谷③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④其它:在下、小可、老朽、妾、老纳等

敬称:

①称帝王:万岁、圣上、圣驾、天子、陛下等

②称天子:殿下

③称将军:麾hui下

④称对方或对方亲属:有令、尊、贤、仁。令,意思是美好,用于称呼对方的亲属。如令尊(对方的父亲),令堂(对方的母亲),令阃(kǔn)(对方的妻子),令兄(对方的哥哥),令郎(对方的儿子),令爱(对方的女儿);尊,用来称对方有关的人或物。如尊上(称对方的父母),尊公、尊君、尊府(皆称对方父亲),尊堂(对方的母亲),尊亲(对方亲戚),尊驾(称对方),尊命(对方的嘱咐),尊意(对方的意见);贤,用于称平辈或晚辈。如贤家(称对方),贤郎(称对方的儿子),贤弟(称对方的弟弟)。仁,表示爱重,应用范围较广。如称用辈友人中长于自已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等。

⑤称年老的为:丈、丈人(后来指妻父)又称“泰山”,妻母称丈母,“泰水”。

⑥称谓前加“先”,表示已死。

⑦对尊长者和同于朋辈间的称谓有:君、子、公、足下、先生、大人等。

年龄称谓:(代称)

①垂髫(tiao)指三四岁~八九岁儿童。

②总角指八九岁~十三四岁少年。

③豆蔻指十三四岁~十五六岁的少年。

④束发:男子十五岁。

⑤弱冠:男子20岁,表示已成年。

⑥而立:是男子三十岁。(立:“立身”之志)

⑦不惑:是男子四十岁。

⑧知命:是男子五十岁。(知命,即知“天命”)

⑨花甲:是六十岁。

⑩古稀:是七十岁。

耄耋:指八九十岁。

期颐:是一百岁。

高考语文试卷基础知识相关

语文知识试卷 第5篇

一、 看拼音写词语(5分)

蜿蜒、忽略、支撑、侦查、洛阳 抉择、垂直、旅途、哺乳、研制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上天入地 风欺雪压 能书善画 倾盆大雨 毫不犹豫 不容质疑

三、我会选词填空。(6分)

囫囵吞枣 、悲欢离合、牵肠挂肚、如饥似渴、别出心裁 、与众不同 、

四、 写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5分)

拟人、设问、夸张、比喻、反问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朋友、家、长生果 、合理就可得分。

2,进行比较,合理就可得分、合理就可得分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饿狼、快乐、惧怕、窃读

2,夹丝网防盗玻璃、夹丝玻璃、吃音玻璃、吸热玻璃

3,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细雨细如愁(课文中出现即可得分)

4,道德实践、勇气、力量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七、我会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8分)

1,表面、外表(合理即可得分)

2,:“ , ,。”

3,外表不好看,就是对别人有好处,指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内在美。(合理即可得分)

4,意思是说“人要做一个好人,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不要做背叛国家,背叛社会,背叛自己的人,不做对国家,对社会,对自己有害的事情,面对别人要用一颗宽容的心,去学会尊重别人(参考合理即可得分)

八、我来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6分)

1,摇曳,闲置,忧郁、宁静

2,无法自己:指无法控制自己(的思乡之情)。轻纱薄翼:纱很轻很薄,像翅膀那么薄,这里指思乡之情就像天空中弥漫的薄薄白云一样在自己的心里久久不能散去

3,故乡

4,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

5,小伙伴、老屋、田野、河堤、桦树林。

6,合理即可得分。

语文知识试卷 第6篇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wū yán hū lüè zhī chēng zhēn cáng luò yáng

( ) ( ) ( ) ( ) ( )

jué zé chuí zhí lǚ tú bǔ rǔ yán zhì

( ) ( ) ( ) ( ) ( )

二、我能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6分)

( )天( )地 风( )雪( ) ( )书( )画

( )( )大雨 毫不( )( ) 不容( )( )

三、我会选词填空。(6分)

囫囵吞枣 牵肠挂肚 与众不同 悲欢离合 别出心裁 如饥似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喜欢上了阅读,爸爸书架上的一些文艺书籍,差不多都被我翻过了。刚开始,我读得很快,( ),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慢慢的,故事中人物的命运遭遇吸引了我,他们的( )常常使我( )。我开始( )地阅读,不知不觉中,得到了丰厚的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构思就( ),落笔也( )。

四、写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5分)

1、蟋蟀在弹琴。__________ 2、他有工具吗?没有。__________

3、我端起搪瓷碗,觉得这碗有千斤重,怎么也送不到嘴边。__________

4、小鸟好肥,身子像蓬松的球。________5、鲸难道不是比象大得多的动物吗?_______

五、我能读句子,按要求填写。(8分)

1、你喜爱的书就像是一个朋友,就像你的家。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以上的句子中,作者分别把书比作( )、( )和( )。

关于书,你肯定也有一些自创的比喻,请大胆地把它们写出来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这句话为了突出松鼠的警觉,将松鼠和山鼠( )。这种说明方法比较常见,我会照样子补写。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 )还要尖些。

(2)鲸的嘴巴真大,( )。

六、我会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6分)

1、急忙打开书,一页,两页,我像( ),贪婪地读着。我很( ),也很( )——这种( )的滋味。

2、读了《新型玻璃》,我知道博物馆、银行等存放重要文件或珍贵物品的建筑物可以采用( );高层建筑为了安全起见,外部门窗可以采用( );为了使室内有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我们可以给窗子装上( )和( )。

3、《梅花魂》这篇课文引用了许多古诗名句,如“( ),( )。” “( ),( )。”等,表现一位身在异国的华侨老人一颗眷恋祖国的心。

4、一个人要是从小受到像把钓到的大鲈鱼放回湖中这样严格的教育的话,就会获得( )的( )和( )。

5、瞧,我会默写《泊船瓜洲》这首古诗。(4分)

七、我会读课文片断,完成练习。(8分)

父亲说:“花生的好处很多,有一样最可贵: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像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

我们都说是,母亲也点点头。

父亲接下去说 所以你们要像花生 它虽然不好看 可是很有用

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父亲说:“对,这是我对你们的希望。”

1、给“体面”换一个意思相近的词语:( )。(1分)

2、给画线的第3自然段加上标点符号。(2分)

3、画线的句子中,花生的“不好看”是指( )

“很有用”又是指( )

它最可贵的地方是指( )(3分)

4、对“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你是怎么理解的?(2分)

八、我来读短文,然后回答问题。(16分)

故乡

只因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个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已。

每当深夜,皎洁的月光洒上床头,抑或昏黄的路灯将摇曳的树影投上天花板,我总要想起故乡的一切。在如泻如瀑的月光下,小伙伴们应该都已经甜甜入睡,屋子里只有轻轻的鼻息,衬托起夜晚的宁静;而我的老屋里却空无一人,月光银练般流过窗格,悄然落向闲置的床帷;田野上的小路寂无行人,只有庄稼在微拂着长大的阔叶;远处的河堤依稀可辨,桦树林传来遥远的叶动声;更遥远处,不眠人似有似无的歌声飘忽不定……

我是那样地思念故乡,它与我少年的彷徨,青春的无奈共存着。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为它写过无数首思念的诗歌,因为它是我永远的恋人。

故乡,抽象成一种情绪在心头,就像它的天空里轻纱薄翼般的白云,久久地漂浮着,衬着天空那种忧郁的蔚蓝。久久地,直到我长大。

1、从文中找出以下词语的反义词。(2分)

摇动( ) 空闲( ) 忧愁( ) 悄悄( )

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2分)

(1)无法自己:

(2)轻纱薄翼:

3、画线的句子中的“它”指的是( )。(1分)

4、找出文中的一句比喻句写在横线上。(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明月千里寄乡思”,这段中作者除了写明月外还通过描述家乡的 、 、 、 、 等表达自己对家乡的思念。(5分)

6、作者写过无数思念故乡的诗歌,你也背过许多思乡的诗句吧!看到明月想起“( ) ,( )。”当秋风起时想起“( ),( )。”(4分)

九、习作(任意选择一个题)(30分)

1、生活中每个人都有对手,每个人也都需要对手。请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叙述你和对手之间发生的事。

2、根据所给的词语,串编故事:草地 大灰狼 指南针 小白兔 考场 晕倒

要求:想象合理,中心明确,语句通顺,并给故事取一个好听的题目。

语文知识试卷 第7篇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

五谷:上古对粮食作物的统称。(即稷、黍、麦、菽、稻)

五味:指酸、咸、甜、苦、辣

六畜:六种家畜:马、牛、羊、猪、狗、鸡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文人四友:琴、棋、书、画

花中四君子:梅、兰、竹、菊

岁寒三友:松、竹、梅

六书:象形、会意、指事、形事、转注、假借

连中“三元”:凡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的即连中解元、会元、状元。

五声:五个音级。也称“五音”,即我古代五声音阶中的宫、商、角、征(zhi)、羽。

四大民间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牛郎织女》、《白蛇传》、《孟姜女》

三老:古代分管教化的乡官。

及第:指科举考试中选,应试未中叫落第、下第。

童生试:也叫“童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大小都叫童生。

科举试: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称秋闱或大比)每三年在省举行一次,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考中为举人。第一名称解元。

会试:在乡试后第二年春天在京城礼部举行(称春闱或礼闱)参加者必须是举人,考中称贡士。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由皇帝主持,贡士有资格参加,考中称进士。第一是状元,第二名是称榜眼,第三名是称探花。合称三甲鼎。

光绪三十年(1905年)因各地推行学校教育,科举制度被废止。

《尔雅》:我国最早的释词专着,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体系的词典。

“风雅”,指《诗经》里的国风和《楚辞》里的《离骚》,常用作代指文学才华。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共305篇,按音乐性质分“凤、雅、颂”三大类

顿首:古代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

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行大礼。

跪:古代两膝着地,耸身挺腰、臀不沾脚跟。

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次序。

五更:我国古代把夜晚分在为五个时段,用鼓打更报时,也称“五鼓”或称五夜。一更19—21点,二更21—23点,三更23—1点,四更1点—3点,五更3点—5点。

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正、二、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三春);四、五、六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三夏)秋季、冬季以此类推。

星宿(xiu):古代把星座称为星宿。

玉常金马:指翰林院。

《说文解字》:东汉许慎编的最有影响的一部古代辞书。

“三教九流”:“三教”,指佛教、道教、儒教:“九流”指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旧指宗教或学术界的各种流派,也指社会上各行各噗的人。“三教九流”多含贬义。

无事不登三宝殿:俗话。即没有重要的事不敢来麻烦的意思。“三宝”,佛教名词,指佛、法、僧。

社稷:“社”是土神,“稷”是谷神。古代习惯把社稷作为国家的象征

谥号:是大臣死后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行为给他评定一个称号,以示褒贬善恶。如范仲淹谥号为文正公。

“岳阳楼”四绝:滕子京修岳阳楼,范仲淹作记,苏舜钦书写,邵(su)篆额(用篆字书写的匾额)一时传为四绝。

语文知识试卷 第8篇

“三山”:相传神仙所居住的山:蓬莱、方丈、瀛洲。

“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

“九州”:传说中的我国上古行政区划,后成为中国的别称。

赤县:古人把中国称作“赤县神州”。

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四海:指天下、全国。

“八荒”:都泛指天下。

江河:古代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三国:指东汉后分裂成魏、蜀、吴。

三秦:指潼关以西的关中地区。

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阳。

古代别称:南京(建康、金陵、江宁、白下)

语文知识试卷 第9篇

一、汉字加减法(给下面汉字加上或者减笔画,使其构成新字,并组词,24分)

加一加。你能把下列汉字加两个笔画变成另一个字吗?

共( ) 乔( )

韦( ) 走( )

止( ) 至( )

减一减。下列汉字减三笔能变成一个什么字?

芙( ) 垫( )

蓝( ) 湛( )

弦( ) 茅( )

二、千锤百炼(趣味成语填空,24分)

数字成语。

一( )( )( )

( )( )二( )

三( )( )( )

四( )( )( )

五( )( )( )

六( )( )( )

七( )( )( )

八( )( )( )

九( )( )( )

十( )( )( )

百( )( )( )

千( )( )( )

动物成语,在括号内填上动物名,使构成成语。

金( )报晓 指( )为马

( )目寸光 生( )活虎

对( )弹琴 田忌赛( )

在括号里填入表身体部位的名称,使构成成语。

垂( )丧气 ( )惊( )战

( )忙( )乱 ( )有成竹

闭( )养神 咬( )切( )

三、叠罗汉(照样子,写词语,12分)

圆滚滚(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得意洋洋(ABC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蹦来蹦去(ABAC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平整整(AABB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诗句配对(把古诗的前后句用线连起来,8分)

五、指点迷津(猜字谜,6分)

需要一半,留下一半。

( )

一字十三点,难在如何点。

( )

一条狗,四张口。

( )

一人一张口,口下长只手。

( )

一半甜,一半辣。

( )

飞砂走石 ( )

六、快乐歇后语(12分)

阿公吃黄连——( )

矮梯子上高房——( )

八仙过海不用船——( )

打柴的下山——( )

打架揪胡子——( )

打鸟没打中——( )

七、博览群书(根据你在课内外学到的知识填空,14分)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包括( )、( )、( )和( )

《水浒》主要人物有:行者( ),花和尚( ),黑旋风( )。

《三国演义》中有“三绝”,“智绝”指( ),“义绝”指( ),“奸绝”指(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形容我国古代四大美女的,其中“沉鱼”是( ),“落雁”是( ),“闭月”是( ),“羞花”是( )。

语文知识试卷 第10篇

一、供 提供 侨 华侨 讳 名讳 赴 奔赴 企 企业 侄 侄子

夫 丈夫 执 执行 监 监视 甚 甚至 玄 玄妙 矛 矛盾

二、一针见血 一清二白 三头六臂 四面八方 五光十色 六六大顺 七上八下 八仙过海 九牛一毛 十全十美 百里挑一 千军万马

鸡 鹿 鼠 龙 牛 马

头 心 胆 手 脚 胸 目 牙 齿

三、明晃晃 孤零零 毛茸茸

想入非非 人才济济 白发苍苍

一模一样 一心一意 人来人往

马马虎虎 整整齐齐 踉踉跄跄

五、雷 汁 器 拿 辞 少

六、苦也(爷) 搭不上言(檐)

自有法度(渡)担心(薪)

谦(牵)虚(须) 非(飞)也

七、《红楼梦》 《三国演义》

《水浒传》 《西游记》

武松 鲁智深 李逵

诸葛亮(孔明) 关羽(关云长) 曹操

西施 王昭君 貂蝉 杨玉环

推荐访问:汇编 试卷 语文 语文知识试卷汇编10篇 语文知识试卷(汇编10篇) 语文知识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