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事迹材料 >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7篇(完整)

时间:2022-10-29 11:48: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7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7篇(完整)

历史上伟大科学家的魅力和胸怀,对一个学科甚至一个学派的发展至为关键。科学家的事迹让我们许多人动容,看过了科学家事迹你有什么体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有关于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希望你喜欢。

#396126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篇1

很多同学都有自己崇拜的科学家,如:发明电话的诺贝尔;发明原子弹的爱因斯坦;发明孔灯的诸葛亮和发明固定连续摄影机的马莱……

我崇拜的科学家而是发明了电灯的爱迪生。

在爱迪生小时候,别人都叫他阿尔。小时候的阿尔很爱发问,常常问一些奇怪的问题让人觉得很烦,家人也好,路上的行人也好,都是他发问题的对象,如果他对于大人的答复感到不满时就会亲自去实验,例如有一次阿尔看到了一只母鸡在孵蛋,他就问妈妈为什么母鸡总是成天坐在那里呢?妈妈就告诉他母鸡在孵蛋,阿尔便想如果母鸡可以那我也一定可以,过了几天爸爸妈妈发现阿尔一直蹲在木料房里,不知道在做什么,当家人发现阿尔在孵蛋的时候每个人都捧腹大笑了起来……

八岁的时候阿尔就去上小学了,可是他只上三个月的课就退学了,阿尔在上课的时候,妈妈常被叫到学校去跟老师说话,这是因为阿尔常常提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奇怪的问题,老师认为他是一个低能儿童,于是妈妈就决定自己来教导阿尔,并决心把阿尔教成一位伟大的天才,就这样阿尔便开始了他的自学课程,阿尔被妈妈教的很好,后来阿尔也得到了允许,可以在地下室里设置一个实验室,为了不让别人乱动他的实验品,阿尔还想出妙计,就是在每一个实验品的瓶子上贴上毒药标签。

爱迪生从小就喜欢用他那与众不同的大脑袋思考一连串的问题。他看到铁匠将铁在熊熊的烈火中烧红,然后锤打成各式各样的工具时,就晃着大脑袋提出一个又一个问题:火是什么东西?火为什么会燃烧?火为什么是红的?火为什么这么热?铁在火中被烧之后为什么会发红?铁红了为什么就软了?回到家,小爱迪生在自家的木棚里开始了他最初的实验。他抱来干草,并将其点燃,他想弄明白火究竟是什么。然而,小爱迪生的第一次实验就引来了一场火灾,将家中的木棚烧掉了。

看到这里,我感到非常惭愧。因为我做事情没有像爱迪生这样坚持不懈:每次,我做数学作业时碰到了一点点难处,心里就会想:管他呢,这题我回家再做!就这样,许多难题都是妈妈亲手帮我解决的,我根本没有去做。现在,我感到非常的后悔。

这几件爱迪生小时候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付出努力才可以成功。同学们,你们一定要记住哦!

#396127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篇2

在这些科学家中,我最崇拜居里夫人。居里夫人是一位伟大的女科学家,她曾获得过数次诺贝尔奖,得到很多国家高级学术机构颁发的奖章。她刻苦钻研,永不满足,经过无数次试验,发现了放射元素镭。镭,是她一生中轰动世界的发现。

虽然我不懂元素是什么,什么叫放射性,但通过阅读这本书,却使我感到了它的份量。为了从9000千克沥青、铀矿渣中提炼出镭,居里夫人要将矿渣一锅一锅地煮沸、一刻不停地搅拌;一瓶瓶地倒进倒出、一丁点一丁点地结晶。她每天穿着沾满灰尘和酸液染渍的工作服,站在大锅旁,烟熏火燎,眼睛流泪,喉咙刺痒……就这样,她整整奋斗了45个月,1300多天,这是多么繁重的劳动,需要何等坚韧不拔的毅力啊!她既是世界闻名的学者,又是名副其实的工人,还是家庭主妇、孩子的母亲!

居里夫人辛勤地开垦了一片未曾开发的园地,最后终于取得了近代科学史上重要的成就之一——发现放射性元素镭。我是多么渴望像居城夫人那样,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到科学的世界里去探索,去揭开自然界中一个又一个秘密。

因为她获得过两次诺贝尔奖,在女科学家里,她是独一无二的。她之所以能有这么大的成就,与她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她和她的'丈夫一起用了800吨水、100吨化学试剂才发现了1克镭,人们都叫她“镭的母亲”。因为居里夫人忙于实验没时间看孩子,她都抱着孩子啃着干面包做实验,她这种忘我的工作精神真是值得我们学习。要取得好成绩,是不容易的;要有所成就,更不是轻而易举的,必须付出艰苦的劳动。古语说的好:“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因此,从平时开始,就要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独立思考,认真钻研,不怕困难。今后我一定要学习居里夫人的顽强进取精神,刻苦学习,勇于实践,努力攀登科学高峰。希望自己长大了做一个像居里夫人那样的科学院家,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祖国的科学事业奋斗终身!

俗话说得好:“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科学的未来,只能属于勤奋而又谦虚的一代”。

我一定要认真学习,刻苦钻研,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396128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篇3

爱迪至12岁时开始他艰苦的闯荡生涯,他作过火车上的报童,学会了发报技术,到过波士顿、纽约,一直到24岁时才有了自己的工厂和美满幸福的家庭,爱迪生在1878年时宣布要发明一种光线柔和、价格便宜的安全电灯。为了找到合适的灯丝,爱迪生试验过硼、钌、铬、碳精以及各种金属合金,共1600多种材料,历时13个月,但是都没有成功。一些人吹起了冷风,说爱迪生这次是“吃进了自己啃不动的东西”。

一个曾经在爱迪生那里工作过的物理学家称这个试验是“大海捞针”。但是,爱迪生不怕失败,坚持试验,下决心要从大海中捞起针来。功夫不负有心人。1879年10月10日星期天下午5时,爱迪生点亮了用碳化棉丝作灯丝的灯泡,他亲自观察和做记录。

这一次,灯泡明亮、稳定,1小时、2小时、3小时、……灯泡一直亮着。从19日、20日到21日,没有一个人去休息。直到21日下午2时,当点燃到第45个钟头的时候,爱迪生叫助手把电压加高一点,灯泡更亮了。又过了几分钟,灯丝终于烧断了。12月21日,纽约先驱论坛报用整版篇幅详细报道了灯泡试验成功的消息。爱迪生获得了全部专利,人们公认白炽灯是由他发明的。1879年除夕,爱迪生把60个灯泡点亮了挂在门罗公园里,当时下着大雪,竟有3000多人顶着大雪来参观。

爱迪生是一个讲究实际的人。他的座右铭是:“我探求人类需要什么,然后我就迈步向前,努力去把它发明出来。”有人说,发明是命运的产物,爱迪生是天才。爱迪生却感叹地说:“天才,百分之一是灵感,百分之九十九是血汗!”

当有人问他在发明灯泡的1万次失败期间是怎样坚持下去的时候,他说,在这个过程中他从未失败过;相反,他找到了1万种无效的方法。他一生中写下的3400本详细记录发明设想、实验情况的笔记,就是这段话的有力佐证。爱迪生77岁那年有人问他:“您什么时候退休?”

他脱口而出说:“在我出殡前的那一天!”有一次,有人半开玩笑地问爱迪生:“您是否同意给科学十年休假?”爱迪生严肃地回答说:“科学是一天也不会休息的,在已经过去的亿万年间,它每分钟都在工作,并且还要这样继续工作下去。”的确,爱迪生实践了自己的诺言,他已经80多岁了,为了“做出更多的发明”,仍在勤奋地工作,致力于从本国的杂草中提取胶乳。

#396129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篇4

《科学家的故事》这本书是我寒假期间读的我最喜欢的一本书,书中写了达尔文、牛顿、爱迪生等一些科学家的故事,读完之后,觉得他们真是很伟大,很厉害。电报、电话、电灯,这些东西在科技发达的今天看来是多么的普通和司空见惯,谁也不会因此而惊奇。可是你知道这些东西对于当时的人们是多么的至关重要和欣喜若狂吗?人类因此而记住了它们的发明者——爱迪生。真不愧是“发明大王”,我们都应该向他学习。

长大了的爱迪生,学会了无线电收发报技术。爱迪生为了晚间休息好,白天能钻研发明创造,就设计了一个电报机自动按时拍发讯号。这就是电报机的雏形。没过多久,他又对电报机进行了改进,经过多次试验,一架新式的发报机试制成功了。爱迪生望着自己发明的机器,欣慰地笑了。虽然爱迪生只读过三个月的书,但他很热爱科学,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每一次实验,爱迪生都是没日没夜的工作,虽然很多次都失败了,但是他都不曾打退堂鼓。经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他才获得了成功。爱迪生在科学技术中最重大的贡献是发明了留声机和白炽电灯。爱迪生一生勤奋好学,善于思考,努力工作,在75岁的时候,还每天准时到实验室签到上班,他在几十年间几乎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爱迪生为了搞实验,往往连续几天不出实验室,不睡觉。实在累得不行了,就用书当枕头在实验桌上打个盹。有一天,他的朋友开他玩笑说:“怪不得爱迪生懂得那么多得发明,原来他连睡觉都在吸收书里的营养。”晚间在书房读3至5小时书,若用平常人一生的活动时间来计算,他的生命已经成倍的延长了。因此,爱迪生在79岁生日的那天,他骄傲地对人们说,我已经是135岁的人了。如果不勤奋,爱迪生怎么可能有这么大的成功呢?,我不禁想起他的名言:“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

通过爱迪生的故事,我知道了伟大的科学家们是付出了辛勤的汗水,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得到了回报,发明了造福人类的东西。我们现在有非常好的学习环境,有非常好的老师教我们学习知识,所以,我们应该努力学习,学好本领,长大为国家做出贡献。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篇5

袁隆平只有两个梦想,个是“下乘凉梦”,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

袁隆平,1930年91于北平(今北京),汉族,江西省德安县,党派,居住在湖南长沙。

中国杂交稻育种专家,被称为中国的“杂交稻之”,中国程院院。

1960年罕见的天灾祸,带来了严重的粮饥荒,个个蜡黄脸的肿病患者倒下了……袁隆平的5尺之躯也直接经历了饥饿的痛苦。袁隆平睹了严酷的现实,他辗转反侧不能安睡。他想起旧社会,民受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受战争的痛苦,缺少,流离失所。

今天,民当家作主,但仍未摆脱饥饿对们的威胁。他决努发挥的才智,学过的专业知识,尽快培育出亩产过800公、1000公、2000公的稻新品种,让粮幅度增产,农业科学技术战胜饥饿。

他依据对遗传学已有的较深的认识,对试验的退化植株仔细进观察和统计分析,不仅论证“鹤鸡群”的稻株是“天然杂交稻”,且从其第代的良好长势,充分证明稻也存在明显的杂交优势现象,试验结果使他确信,搞杂交稻的研究,具有光明的前景!可是,杂交稻是世界难题。

因为稻是雌雄同花的作物,花授粉,难以朵朵地去掉雄花搞杂交。这样就需要培育出个雄花不育的稻株,即雄性不育系,然后才能与其他品种杂交。

这是个难解的世界难题。袁隆平知难进,他认为,雄性不育系的原始亲本,是株然突变的雄性不育株,也能天然存在。

中国有众多的野稻和栽培稻品种,蕴藏着丰富的种资源,是稻的由王国,“外国没有搞成功的,中国不定就不能成功”。

袁隆平迈开了双腿,进了稻的莽莽绿海,去寻找这从未见过、且中外资料没见过报道的稻雄性不育株。

时间天天过去,袁隆平头顶烈,脚踩烂泥,驼背弯腰地、穗穗地观察寻找。

“功夫不负有”,终于在第14天发现了株雄花花药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袁隆平欣喜若狂。

1964年6到1965年7,他和妻邓则,找到了6株雄性不育的植株。成熟时,分别采收了然授粉的第代雄性不育材料种。经过两个春秋的试验和科学数据的分析整理,撰写出第篇重要论《稻的雄性不孕性》,发表在1966年《科学通报》第17卷第4期上。中还预,通过进步选育,可以从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使后代保持雄性不育的性状)和恢复系(恢复雄性可育能),实现三系配套,使利杂交稻第代优势成为可能,将会给农业产带来积、幅度的增产。这篇重要论的发表,被些同们认为是“吹响了第次绿命”的进军号。

经过8年历经磨难的“过五关”(提雄性不育率关、三系配套关、育性稳定关、杂交优势关、繁殖制种关),到1974年配制种成功,并组织了优势鉴定。

1975年冬,国务院作出了迅速扩试种和量推杂交稻的决定,国家投了量、物、财,年三代地进繁殖制种,以最快的速度推。

1976年定点范208万亩,在全国范围开始应于产,到1988年全国杂交稻积1.94亿亩,占稻积的39.6%,总产量占18.5%。10年全国累计种植杂交稻积12.56亿亩,累计增产稻1000亿公以上,增加总产值280亿元,取得了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群众交称赞靠两“平”解决了吃饭问题,靠党中央政策的平,靠袁隆平的杂交稻,们朴实的语,说出了亿万中国农民的话。

20世纪80年代初期,对世界性的饥荒,袁隆平中再次萌发了个惊的设想,胆提出了杂交稻超产育种的课题,试图解决更范围内的饥饿问题。

1985年,袁隆平以强烈的责任感发表了《杂交稻超产育种探讨》,提出了选育强优势超产组合的四个途径,其中花最的是培育核质杂种。

可是多年的育种实践,却没有产出符合产要求的组合。

他便果断迅速地从核质杂种研究中跳了出来,向新的希望更的研究领域去探索。

袁隆平凭着丰富的想象、敏锐的直觉和胆的创造精神,认真总结了百年农作物育种史和20年“三系杂交稻”育种经验,以及他所掌握的丰富的育种材料,于1987年提出了“杂交稻育种的战略设想”,瞻远瞩地设想了杂交稻的个战略发展阶段,即三系法为主的器种间杂种优势利;两系法为主的籼粳亚种杂种优势利;系法为主的远缘杂种优势利。这是袁隆平杂交稻理论发展的座新峰。

在袁隆平的战略思想指引下,继湖北明松1973年在晚粳农垦58然群体中发现株不育的光敏核不育材料之后,1987年716,李必湖的助邓华风,在安江农校籼稻三系育种材料中,找到株光敏不育稻。

历经两年三代异地繁殖和观察,该材料农艺性状整齐致,不育株率和不育度都达到了100%,不育期在安江稳定50天以上,并且育性转换明显和同步。

这新成果,为杂交稻从“三系法”过渡到“两系法”开拓了新局

从1964年开始,袁隆平研究杂交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个杂交稻强优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功杂交稻种植技术,从为积推杂交稻奠定了基础。

1985年提出杂交稻育种的战略设想,为杂交稻的进步发展指明了向。

1995年研制成功两系杂交稻,1997年提出超级杂交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农业部制定的中国超级稻育种的第期标,2004年提前年实现了超级稻第期标。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稻的开创者。他于1964年率先开展稻杂种优势利研究,最先发现了稻雄性不育株,指出稻具有杂种优势现象, 并提出通过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来利杂种优势的设想;1972年他育成中国第个稻雄性不育系九南1号A和B; 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育成第个杂交稻强优组合南优号; 1975年和协作组成员起攻克了制种技术难关,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个在产上成功利稻杂种优势的国家。

袁隆平是我国杂交稻研究的总设计师和最主要的学术带头。1986年他提出杂交稻育种由三系法到两系法到系法和从品种间到亚种间到远缘杂种优势利三个发展阶段的战略设想, 这设想已成为国内外公认杂交稻育种的指导思想, 1987年被列为国家“863”计划的重点课题。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1996年两系法杂交稻研究基本成功并投产应。在以他为主的指导下,超级杂交稻研究已实现亩产700公和800公的第、第标,现正致于亩产900公的第三期超级杂交稻研究。

杂交稻为我国粮安全做出了重贡献。1976-2005,全国累计种植积约3.4亿公顷, 增产稻4.5亿多吨。由于杂交稻获得巨成功,袁隆平先后获得迄今唯的国家特等发明奖、届国家最科学技术奖,以及联合国教科组织“科学奖”、2004年度世界粮奖等多项国际奖, 在国际上被誉为“杂交稻之”。

袁隆平视科学为命的科学家为了杂交稻事业年如默默奉献,到2006年,我国累计推种植杂交稻56亿多亩,每年增产的稻可以多养活7000多万,同时杂交稻还被推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对中国农业乃整个世界活的影响巨久远,从般杂交稻的研究成功到超级杂交稻期、期再到三期,他将我国稻的产量从平均亩产300公左右先后提到500公、700公、800公,到2010年,第三期超级稻要实现试验亩产900公,把杂交稻推向全世界。

2021年5月22日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袁隆平爷爷是值得我们永远铭记的位伟大的科学家。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

念物力维艰。饱食者当常忆袁公致敬袁老,国士无双人间播种子,天上洒甘霖。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篇6

杨振宁在7岁的时候来到清华园,在这里一共住了8年。当时的附小叫成志小学,里面有两个“大头”,一个是杨振宁杨大头,一个是俞平伯的儿子俞大头。

杨振宁小时候,至少不是一个最守规矩的孩子。据他自己说,清华的每一棵树他都爬过。

中学是在绒线胡同上的,就是现在的北京市第31中。那个学校当时只有不到300个学生。这时候,当北大数学教授的父亲杨武之已经知道儿子学数学的能力很强。他当时如果教儿子解析几何和微积分,儿子一定学得很快,会使他十分高兴。可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在初一与初二之间的那个暑假,请雷海宗教授介绍一位历史系的学生教杨振宁学《孟子》。所以在中学时代杨振宁就可以背诵《孟子》全文。

杨武之喜欢围棋和京剧,但并不去培养儿子这些方面的兴趣,下棋可以让儿子17颗子,唱也只教他唱一些民国初年的歌曲如“上下数千年,一脉延”,“中国男儿,中国男儿……”等。

对于父亲书架上的许多英文和德文数学书籍,杨振宁常常翻看。因为外文基础不够,所以看不懂细节,每次去问,杨武之总是说:“慢慢来,不要着急。”

上课念书的时候,杨振宁喜欢东翻西看,一次看了艾迪顿写的《神秘的宇宙》,那里面讲的是20世纪到那个时候为止,所发现的一些新的物理学的一些现象与理论。他顿时被激发出了极大的兴趣,所以回家以后就跟父亲、母亲开玩笑,说将来要得诺贝尔奖金。

杨振宁在抗战胜利的1945年夏天离家赴美国求学。那天清早的细节至今历历在目:“父亲只身陪我自昆明西北角乘黄包车,到东南郊拓东路等候去巫家坝飞机场的公共汽车。离家的时候,四个弟妹都依依不舍,母亲却很镇定,没有流泪。”

“到了拓东路父亲讲了些勉励的话,两人都还镇定。话别后我坐进很拥挤的公共汽车,起先还能从车窗往外看见父亲向我招手,几分钟后他即被拥挤的人群挤到远处去了。车中同去美国的同学很多,谈起话来,我的注意力即转移到飞行路线与气候变化等问题上去。等了一个多钟头,车始终没有发动。突然我旁边的一位美国人向我做手势,要我向窗外看,骤然间发现父亲原来还在那里等!他瘦削的身材,穿着长袍,额前头发已显斑白。看见他满面焦虑的样子,我忍了一早晨的热泪,一时崩发,不能自已。”

“1928年到1945年这17年时间,是父亲和我常在一起的年代,是我童年到成人的阶段。古人说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现在不讲这些了,但其哲理我认为是有永存的价值的。父亲介绍我接触了近代数学的精神,给了我不可磨灭的印象。”

40年以后杨振宁这样写道“我的物理学界同事们大多对数学采取功利主义的态度。也许因为受我父亲的影响,我较为欣赏数学。我欣赏数学家的价值观,我赞美数字的优美和力量;它有战术上的机巧与灵活,又有战略上的雄才远略。而且,奇迹的奇迹,它的一些美妙概念竟是支配物理世界的基本结构。”

无论如何,父亲与儿子的分别,是人生之中最顺理成章、最令人惆怅,最刻骨铭心的分别。

此一去,三叠阳关,唱到千千遍。23岁的杨振宁也许没有想到,他真的应验了12岁时的戏言,为中国人拿回了第一个诺贝尔奖。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篇7

在1988年被媒体报道以前,很少有人知道于敏是谁,更少有人了解他在做什么,连他的妻子孙玉芹都说:“没想到老于搞这么高级的秘密工作。”

于敏从事的“高级的秘密工作”是研究氢弹和核武器。

于敏的科研生涯始于著名物理学家钱三强任所长的近代物理所。在原子核理论研究领域钻研多年后,1961年,钱三强找他谈话,将氢弹理论探索的任务交给了他。从那时起,于敏转向研究氢弹原理,开始了隐姓埋名的28年。

当时的核大国对氢弹研究绝对保密,造氢弹,我国完全从一张白纸起步。

由于大型计算机机时非常紧张,为了加快研究,于敏和团队几乎时刻沉浸在堆积如山的数据计算中。1965年9月,上海的“百日会战”最终打破僵局:于敏以超乎寻常的直觉,从大量密密麻麻、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理出头绪,抽丝剥茧,带领团队形成了基本完整的氢弹理论设计方案。

然而,设计方案还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西北核武器研制基地地处青海高原,在那里,科研人员吃的是夹杂沙子的馒头,喝的是苦碱水,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如刀削一般,冬天气温低至零下30摄氏度,道路冻得像搓板。于敏的高原反应非常强烈,食无味、觉无眠,从宿舍到办公室只有百米路,有时要歇好几次、吐好几次。即便如此,他仍坚持解决完问题才离开基地。

1967年6月,我国第一颗氢弹空投爆炸试验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拥有氢弹的国家。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第一颗氢弹试验成功,美国用了7年多,中国仅仅用了两年零八个月。

1969年,于敏带领团队来到了四川绵阳的深山里,研究核武器。他判断,“核武器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如果丧失威慑能力,我们就要重新受到核讹诈。”

他不敢停止脚步。但长期在艰苦环境里工作,他的身体变得越来越虚弱,曾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1969年初,在首次地下核试验和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上台阶都要用手抬着腿才能慢慢上去,同事都劝他休息,他坚持要到小山冈上观测火球。由于操劳过度,在工作现场,他几近休克。1971年10月的一天深夜,于敏再次因为过度劳累休克……

2015年1月,89岁的于敏荣获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坐在轮椅上,华发稀疏,满脸谦逊祥和。上一次像这般“抛头露面”,还是1999年,在表彰为研制“两弹一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专家大会上,他被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并代表23位获奖科学家发言。对于敏而言,他并不习惯这样的场合,在隐姓埋名的那些年里,默默耕耘的他“沉”在深处很自在。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享年93岁。

推荐访问:钻研 刻苦 事迹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7篇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7篇 现代科学家刻苦钻研事迹7篇作文